万俐,1956年生,苏州市人,本科 学历。1973年12月调入南京博物院, 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34年。现任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,研究馆员、江苏省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。擅长古代青铜器的科技保护与传统修复、青铜器的复制与现代仿制、青铜器的冶铸技术的研究、青铜器的辨伪;从事过陶瓷文物的保护与修复,彩绘、壁画的保护与修复,石刻文物的保护、修复与复制,纸张文物的保护与修复,木器的修复与复制,玉器的修复与仿制,古遗址古墓葬的保护与复原等工作。2000年2月,被江苏省科协授予第四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,2002年,省委组织部知工委确定“333培养工程对象”, 2007年4月被评为江苏省第四届省工艺美术大师(文物修复)。社会兼职:中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博物馆学会馆藏文物保护委员会理事、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理事、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职教授。主要业绩一、科研成果:1、主持的“青铜器保护新方法的研究”课题,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,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。2、主持的“明代针灸铜人复制的研究”课题,获1991年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三等奖。3、主持的“青铜器修复工具的研究”课题,获1990年江苏省文化科技进步三等奖。4、主持的“仿玉技术的研究”课题,获1990年江苏省文化科技进步三等奖。5、主持的“脆弱青铜器的加固课题”,2004年获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保护专家组的验收并结题。6、主持的“古代青铜器活性氯化亚铜的清洗”课题,2004年获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保护专家组的验收并结题。7、参与的“道光年间炮车炮架的复原研究”课题,1990年获江苏省文化厅文化科技四等奖。8、参与的“吴国青铜器技术的研究”课题,2005年获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创新二等奖。9、参与的“南宋经折保护材料与修复工艺的研究”、2004年获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保护专家组的验收并结题。10、参与的“AMT保护青铜器表面成膜的研究”课题,2000年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定为:良。11、“高分子材料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”论文,获1998年江苏省文化厅文博论文三等奖。二、自主创新1、2006年5月,获国家专利局颁发“氟橡胶作为文物保护剂的应用”的发明专利证书,专利证书号:第267864号。2、“青铜陶瓷文物作旧的水性涂料”,发明专利申请号:200510038256.23、“野外石刻文物作旧的方法” ,发明专利申请号:200510038255.84、文物减压渗透加固的方法,发明专利申请号:200510038220.45、“文物减压渗透加固仪”,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:20050068522.16、“文物保护流动车”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:200720036979.3三、学术论文撰写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论文62篇。四、文物复制1、1997年,策划与复制了东汉铜牛灯,赠送给香港特区首席行政长官董建华。2、1999年,策划与复制了西周兔尊,赠送给香港和澳门特区首席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。五、文保工程1、为兄弟博物馆设计馆藏文物保护与修复方案,计12项。2、主持与参与彩绘、壁画、石刻、遗址保护工程,共8项。